KTV招聘网 · 淮南
当前位置:淮南KTV招聘网 > 淮南热点资讯 > 淮南学习/知识 >  赤石街今仍作“赤石”在武夷山市南境崇溪与武彝溪的汇口处先前在

赤石街今仍作“赤石”在武夷山市南境崇溪与武彝溪的汇口处先前在

发布时间: 2022-10-29 12:53:58 人气:

赤石街:今仍作“赤石”,在武夷山市南境,崇溪与武彝溪的汇口处。先前在路途上所说睹阁寨很奇险,道士指点我仍然从旧路走,越过山岭就可以到达。我走出石门,很喜爱山坞、溪流的优美胜景,因而误走了去赤石街的路。路人指点说,从这里跨过小桥向南走,也可以到达。我听从他的话,登上山进入一山隘,旁边有两山相夹,山隘里有山岩又有房屋,题额是“杜辖岩”,当地人讹称为睹阁寨了。再深入,又遇到一山岩,有曲槛和高悬的楼房,望

赤石街:今仍作“赤石”,在武夷山市南境,崇溪与武彝溪的汇口处。

先前在路途上所说睹阁寨很奇险,道士指点我仍然从旧路走,越过山岭就可以到达。我走出石门,很喜爱山坞、溪流的优美胜景,因而误走了去赤石街的路。路人指点说,从这里跨过小桥向南走,也可以到达。我听从他的话,登上山进入一山隘,旁边有两山相夹,山隘里有山岩又有房屋,题额是“杜辖岩”,当地人讹称为睹阁寨了。再深入,又遇到一山岩,有曲槛和高悬的楼房,望见赤石街很近。于是从旧路走三里路,渡过一溪,再走一里路,就是赤石街大溪了。下游船,挂帆行船二十里路,返回崇安。

游庐山日记江西九江府 山之阴为九江府 山之阳为南康府

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,长约25公里,宽约10公里,略呈椭圆形。高踞长江南岸,可东瞰鄱阳湖,为我国著名风景胜地。山上多巉崖峭壁,奇花异树,云雾变幻不定,气候凉爽宜人。尤以水胜,多飞瀑、溪涧,亦有深潭、平湖。山上建有植物园、动物园、博物馆、文化宫、疗养院等,并有环山公路联系各风景点,交通颇便。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徐霞客溯长江水行,在九江登陆,游今江西、安徽境内的庐山、白岳山、黄山、九华山。《游庐山日记》是他这次游庐山留下来的游记。

徐霞客于八月十八日到九江,次日从北麓登山,同游者有族兄雷门、白夫。二十三日从南麓的开先寺别庐山。在山上五日,游遍各主要胜景。他为历险探奇,舍大道不走,取道石门涧,攀百丈梯到天池,“上攀下蹑,磴穷则挽藤,藤绝置木梯以上”;为登庐山绝顶汉阳峰,“攀茅拉棘”;为考察三叠泉,“从涧中乱石行,圆者滑足,尖者刺履,如是三里”。他两游石门,绕路遍历五老峰,对很多胜景,往往从不同角度反复观赏,务求“全收其胜”。徐霞客旅游探险的精神和精细考察的方法,令人叹为观止!

戊午],余同兄雷门、白夫],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]。易小舟,沿江南入龙开河,二十里,泊李裁缝堰。登陆,五里,过西林寺,至东林寺]。寺当庐山之阴,南面庐山,北倚东林山。山不甚高,为庐之外廓。中有大溪,自东而西,驿路界其间,为九江之建昌孔道]。寺前临溪,入门为虎溪桥,规模甚大,正殿夷毁,右为三笑堂。

]戊午:指万历四十六年,即1618年。

]雷门:名应震,徐霞客族兄,与徐霞客同岁,曾任兵马司指挥,能诗善游。

]九江:明为九江府,治德化,即今江西九江市。位于长江南岸,南至庐山仅36公里,有登山公路可直达山上旅游中心牯岭镇。

]东林寺:在庐山西北麓,东晋高僧慧远创建,为佛教净土宗发祥地。唐代高僧鉴真曾到过东林寺。现虎溪桥、三笑堂等皆能看到。上文“西林寺”,距东林寺不远,尚存一座唐代六面七层古塔。

]建昌:明为县,隶南康府,治今江西永修县西北的艾城。

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,我同族兄雷门、白夫到九江。换乘小船,沿长江向南航行,进入龙开河,行驶二十里水路,在李裁缝堰停泊。登上陆地,走五里路,经过西林寺,到达东林寺。东林寺正对庐山的北面,南方面对庐山,北边倚靠着东林山。东林山不很高,是庐山的外廓。山中有条大溪,从东向西流,中间有驿路作为分界,是九江到建昌的要道。东林寺前门临溪水,进门是虎溪桥,规模很大,正殿已经毁坏,夷为平地,右边是三笑堂。

十九日 出寺,循山麓西南行。五里,越广济桥,始舍官道,沿溪东向行。又二里,溪回山合,雾色霏霏如雨。一人立溪口,问之,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,南转登石门,为天池寺之侧径。余稔知石门之奇,路险莫能上,遂请其人为导,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。遂南渡小溪二重,过报国寺,从碧条香蔼中攀陟五里],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],即石门也。一路由石隙而入,复有二石峰对峙。路宛转峰罅,下瞰绝涧诸峰,在铁船峰旁,俱从涧底矗耸直上,离立咫尺],争雄竞秀,而层烟叠翠,澄映四外。其下喷雪奔雷,腾空震荡,耳目为之狂喜。门内对峰倚壁,都结层楼危阙。徽人邹昌明、毕贯之新建精庐],僧容成焚修其间。从庵后小径,复出石门一重,俱从石崖上,上攀下蹑,磴穷则挽藤,藤绝置木梯以上。如是二里,至狮子岩。岩下有静室。越岭,路颇平。再上里许,得大道,即自郡城南来者。历级而登,殿已当前,以雾故犹不辨。逼之,而朱楹彩栋,则天池寺也,盖毁而新建者。由右庑侧登聚仙亭,亭前一崖突出,下临无地,曰文殊台。出寺,由大道左登披霞亭。亭侧岐路东上山脊,行三里。由此再东二里,为大林寺;由此北折而西,曰白鹿升仙台;北折而东,曰佛手岩。升仙台三面壁立,四旁多乔松,高帝御制《周颠仙庙碑》在其顶,石亭覆之,制甚古。佛手岩穹然轩峙,深可五六丈,岩端石歧横出,故称“佛手”。循岩侧庵右行,崖石两层,突出深坞,上平下仄,访仙台遗址也。台后石上书“竹林寺”三字。竹林为匡庐幻境,可望不可即;台前风雨中,时时闻钟梵声,故以此当之。时方云雾迷漫,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,何论竹林?还出佛手岩,由大路东抵大林寺。寺四面峰环,前抱一溪。溪上树大三人围,非桧非杉,枝头着子累累,传为宝树,来自西域,向有二株,为风雨拔去其一矣。

]陟(zhì):登高。

责任编辑:快推网
相关资讯更多